底部版权
Copyright © 唐山联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冀ICP备19002335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唐山
企业文化
曾国藩: 一勤天下无难事 一懒世间万事休
曾国藩: 一勤天下无难事 一懒世间万事休
曾国藩的“五勤”之道,既是为官之道,也是为人处世之道。 一曰 身勤 曾国藩所说的“身勤”就是事必躬亲、言传身教。曾说“余谓皇帝或可不亲细事,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”。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曾国藩在军中请求自己早起,不论是什么样的气象,不管是什么样的环境,他必定“闻鸡起舞”,练兵督训,办理各项事务。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:“练兵之道,必须官弁日夜从事,乃可渐多少于熟。如鸡孵卵,如炉炼丹,未可顷刻稍离。”《论语》有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 言传不如言教,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、将领的。不论是个人修行仍是治理团队,这一点至关主要,要给四周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模范。 二曰 眼勤 曾国藩所说的“眼勤”是从轻微之处识人。曾国藩指派李鸿章练习淮军时,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,请曾国藩调配职务给他们。不巧曾恰好饭后出外散步,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待,自己则进入室内。等到曾散步回来,李请曾传见三人。 曾说不必再召见了,并对李说:“站在右边的是个忠诚牢靠的人,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;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,只能给他可有可无的工作;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,应予重用。” 李惊问道:“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呢?” 曾笑道:“方才我漫步回来,走过三人的眼前时,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望,可见他恭谨厚重,故可委派补给工作。旁边那人名义上必恭必敬,但我一走过,立即东张西望,可见他两面三刀,故不可用。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破,双目正视,不亢不卑,乃大将之材。”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“大将之材”,就是后来担负台湾巡抚鼎鼎著名的刘铭传。 曾国藩从纤细之处识人,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,曾府幕僚壮盛一时,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进程中出策划策,立下了赫赫功劳。 三曰 手勤 曾国藩所说的“手勤”实在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。 曾国藩一生育成了三个好习惯: 一是反省的习惯: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,曾国藩说:“吾人只有进德、修业两事靠得住。进德,则孝弟仁义是也;修业,则诗文作字是也。此二者由我作主,得尺则我之尺也,得寸则我之寸也。本日进一分德,便算积了一升谷;明日修一分业,又算馀了一文钱;德业并增,则家私日起。至于功名富贵,悉由命走,丝绝不能自主。”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,反思本人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,通过这样的检查,一直修炼自己。 第二个好习惯就是读书习惯,他划定自己每一天必需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,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。曾国藩说“人之气质,因为生成,很难转变,唯读书则能够变其气质。古之精于相法者,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。”通过保持读书,曾国藩不仅改变了气质,更磨难了他坚持不懈的精力,同时也增加了他的才华,理解不少为人处世的情理,也让他成了一代大儒。 第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,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,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导弟弟和子女,在曾国藩的现身说法之下,曾家后人人才济济。 正所谓习惯决议性格,性情决定运气。曾国藩养成很好的习惯,不仅成就了曾国藩自己,也影响了曾家后人。 四曰 口勤 曾国藩的“口勤”就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。曾国藩以为同寅相处“两虎相斗,胜者也哀”。 据说曾国藩开端同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关联并不好,咸丰三年,曾国藩在长沙初办团练时,骆秉章压根儿就没把曾国藩放在眼里,对曾国藩的工作也不是非常支撑。当绿营与团练闹抵触时,他老是把倾向着绿营。 让曾国藩特殊愤愤不平的是,在靖港兵败,湘军退驻长沙城郊的水陆洲时,骆秉章来到离曾国藩座船仅数十米之遥的码头送客,曾国藩认为他是特地来探访和抚慰自己的,心坎正十分感谢,谁知他送完客人之后居然回身便走,就当不看到曾国藩!并且还同长沙官员一起对曾国藩的兵败百般讽刺。 只管如斯,曾国藩并没有逞口舌之争,而是采用曲意谦让的态度,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,他特意访问了骆秉章,立场十分谦和又十分热忱,之前的那点事就当没产生一样。这让骆秉章大感意外,当场表态,当前湘军有什么艰苦,咱们湖南当倾力相助。 “己预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曾国藩口勤不仅仅是对同僚跟上级,对下属也会耐烦地训导,曾国藩秉持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,不仅让他成绩了自己,也造诣了如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张之洞、刘铭传、胡林翼等名臣,实现了清末短暂的复兴。 五曰 心勤 曾国藩所说的“心勤”其实就是动摇的意志品德。曾国藩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“屡败屡战”,都有一种精诚所至的信心在支持他。从各方面下足功夫,功到天然成。 细节体现水平,无论办文、办会、办事,都是从一点一滴的积累开始的。细微之处见精神,事情越小就越能体现一个人的责任心和品质。 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,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。他在远行住旅馆的时候,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,写上“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”字样,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,签了名,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。他因此被同事叫做“每桶四美元”,而他的真名反倒没有叫了。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:“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的声誉,我要见见他。”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。后来,洛克菲勒卸任,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。这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的事,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,而且坚定不移,乐此不疲。嘲笑他的人中,肯定有不少人才华、能力在他之上,可是最后,只有他成了董事长。 所谓“泰山不拒细壤,故能成其高;江河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”,所有成功都不是偶然的,有其必然的道理,这个必然就是许多看似偶然的细节做到了极致,那么成功就因为这些偶然而必然了。 曾国藩说“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“惰”字致败。”以勤治惰,以勤治庸,无论是修身自律,还是为人处世,一勤天下无难事。 |